首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家这周三(2020年11月18日)顺利出舱了(出单间)。虽然提心吊胆,好在还算顺利。下面说一下具体情况。 2020年10月28日 开始移植,一周后开始打生白针,期间没有出现口腔和喉部粘膜损伤的情况,应该是预处理的时候吃冰淇淋有效。11月9日 白细胞开始回升,11月11日 正式确认生着成功,当天测的嵌合率是99.8%(今天才告诉结果,日本医院有些检测真的很墨迹、太墨迹……)。
不过在确认生着成功还没来得及高兴,我家就出现了急性肠排。真的要好好吐槽一下,从 11月9日 涨白细胞开始,医生就把饮食限制撤销了,并且在确认生着后马上把层流机也给撤了。上课由一对一改为去教室,理疗也开始由室内转到室外。11月10日 开始的饭菜就含有生食了,包括生的小西红柿、各种水果、生的蔬菜等。甚至最近还出现了生鱼片( 主菜,没敢让孩子吃,改为啃面包 )。
结果 11月11日 早餐吃了两个小西红柿和一个橘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水样便( 孩子想吃橘子,没拧过她。真的很自责,要是不吃生食,是不是就不会这么早出现肠排了 )。把早餐吐出来后,恶心和腹痛症状消失,但腹泻没有改善。医生认为是急性肠排,我们觉得是不是吃坏肚子的原因,医生说如果是在生着之前出现这类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感染,但现在已经确认生着了,所以首先考虑肠排。他认为感染好治疗,急排不能拖,所以决定先用抗排异药,再去检查是不是感染。
在出现水样便两次后,开始 24小时 不间断输注他克莫司混合生理盐水,每三天打一针甲氨蝶呤,预防感染的抗生素从预处理开始 24小时 一直没停,并且停掉了通便药(从第一次化疗开始,每天吃通便药,怕大便干燥损伤肠粘膜和肛周)。第二天腹泻症状消失,肠排被压制住了(从告诉生着成功到急性肠排后被压制住,48小时内 多次反转,跟坐过山车似的,真的需要强大的心理)。后来监测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测,粪便检测没有发现感染,确认是急性肠排。跟医生讨论肠排的时候他说,只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三种症状的任何一种,都要考虑是肠排,并且在症状轻微的时候要及时用药、防止恶化。关于饮食,医生说没有太多限制,只要干净卫生,少油少脂肪就行。在腹泻的时候,不让喝鲜牛奶,怕引起更严重的腹泻,其它的基本上可以随便吃。但我们不太敢,一直尽可能的少吃生食,最近开始吃自己做的饭,以炖菜、面条为主。现在不太信的过日本医院的食谱。 目前为止除了肠排外,还没有其它的排异出现,能吃能喝能睡。11月18日 从单间转为普通病房,本来生着后就要求转病房,正好赶上排异,我们就在单间里多赖了一周。停掉生白针后,白细胞数从9900急降到2700后开始缓慢回升到4100。最近因为停了通便药后,出现大便干燥,把屁股撑破了,用了抗菌软膏后,现在排便基本不疼了,通便药也开始继续吃了。这周开始停止输血小板了,他克莫司 也由每24小时30ml减量到20ml,排便正常。预定下周开始由20ml减量到14ml,如果肠排没有反复的话一周后改为口服,并且可以在外面住宿。至于何时出院还不能确定,下周做 EB病毒量 的检测,希望能有好结果。
关于移植后排异,真的是因人而异。有亲缘全相合不排异的,父母半相合轻微皮排、从移植到出院不到两个月的,也有脐带血移植各种排异的( 三大急排全有,日欧混血儿、NK型慢活,运动神经系统受限,除移植前肌无力、无法走路外,无其它慢活特征,包括没有NK型最主要的特征蚊虫叮咬过敏。移植后可以正常走路。医生怀疑因为是混血儿,用日本人的脐带血和患者有冲突,因为正常脐带血移植排异应该是最少的 )。医生说不管什么类型的移植,多多少少都会有排异,只是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不过 大阪医院的移植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从住院到现在,还没听说移植失败的。只说慢活EB,从4月分开始移植了6位,都顺利出舱了。顺便说一下,住院时间长了,认识一些病友家长,发现不少患儿都是混血儿( 日韩、日欧等 ),包括白血病、慢活EB。我家妈妈是满族,我是汉族。只是个人推测,是不是人种或者说种族不一样,后代基因出错的几率会增加,得血液病或者慢活EB的几率也会增大呢?
最后想问问各位大神,移植后预防感染和预防排异哪个更重要、或者说哪个风险更大?还有就是急排出现的越早对预后影响越大呢?慢活EB移植后需不需要排异来防止复发呢?先谢谢各位了! 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移植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继续给自己打气、加油!附上今天的血象请大神过过目,右边红色写的是2天前的血象作为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