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查看: 4199|回复: 5

什么是病理报告?它是肿瘤诊断的“终身法官”

[复制链接]

20

主题

437

帖子

27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58
发表于 2021-4-20 1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


       下文是新闻报道,文中提到的医院及其医生只是新闻线索,不具备就诊推荐性。

       来源:今日头条—新民晚报


       它被称为肿瘤诊断的“终审法官”,“一纸病理报告”分量有多重|第医线


09efbc01e35cf998906b5ec31f0b6c2e.jpg

图说:技术人员制作标本 左妍 摄(下同)


  一份准确的病理报告,对于刚确诊的癌症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他们的治疗方向;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也常需要病理医生的“判决书”。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病理中心,每年收到全国各地的送检病例40000多份,其中不少都是疑难杂症。眼下正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走进肿瘤医院病理科,揭秘“一纸病理报告”的分量。


  病理报告是这样诞生的


上午9点,记者来到肿瘤医院病理科,几个比人还高的柜子里堆满送检病例、病理报告,姓名、送检单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调取。


往里走是一个类似工厂车间的制片室,技术人员杨珺告诉记者,病理报告的第一道关卡是巨检室,每天都会收到各个科室送来的从手术中切除的组织,也就是俗称的“切肉”。医生根据经验将病变部位切取成大约2x2x0.3厘米的组织块后,放入专门的小盒子完成包埋,送往制片室脱水,整个脱水过程需要过夜。然后技术人员将过夜处理好的标本一个一个包埋在石蜡里面。包埋后的组织不仅方便切片,还可以长期保存。


最吃力的就是切片环节,一个蜡块需用手均匀摇动仪器转柄二三十下才能得到一张合格的切片。石蜡切片的厚度一般在3至4微米之间,淋巴结切片更薄。记者看到,组织蜡块被技术人员切成薄如蝉翼的“蜡片”,远看像蕾丝花边,放入摊片机水中,再选取最好的蜡片贴在载玻片上。




eaa7ff5bdba97556bef48bce281ed92e.jpg


       图说:组织蜡块被切成薄如蝉翼的“蜡片”

       切好的片子是“白片”,在显微镜下无法辨别,还要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由技术人员核对病理申请单与对应的切片,完成出片。



855766fd4fb1e8b2e930ceeb9783a8b5.jpg


图说:染色后的切片



根据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需要,病人的标本会被安排进行分子检测。如遇疑难病例还要经过高年资医师间讨论,才能得出最终诊断结果。疑难病例的报告将综合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的结果,打印后由两级医生签字。至此,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才能出炉。因步骤繁多,病理报告是不能“立等可取”的。


明辨良恶的“终审法官”


采访当天,病理科主任王坚教授和往常一样,在使用多人共览显微镜会诊疑难病例。他介绍,临床病理诊断被誉为诊断中的“金标准”,肿瘤病理诊断一是判断肿瘤良恶,二是指导临床治疗和帮助判断预后。阅片诊断考验着病理医生“十年磨一剑”的功力,因此,病理医生常被称为下达患者命运“判决书”的“终审法官”。




11岁的浙江男孩前臂长出一个结节,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病理结果让全家绝望:上皮样肉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化疗,容易复发和转移。孩子的父母经各方打听,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肿瘤医院,焦急地向王坚求助。“你很难想象,诊断结果出来后的两周,这家人是怎么过的。”王坚仔细分析切片后发现,这是一个非肿瘤性病变,跟平常看到的恶性肿瘤不一样,容易误诊。这一“翻案”,改变了男孩的命运。


还有个十来岁的男孩,大腿肿块被诊断为横纹肌肉瘤,当地医院用化疗方案进行标准化治疗。为了更放心一点,家人把材料送到了王坚手中。“现有的检查还是基本支持这个诊断结论的,但我总觉得有些蹊跷,与家属沟通后安排做了二代测序。”王坚说,结果证实这是一例NTRK重排的肿瘤,并应用FISH检测进一步加以验证,意味着患儿可尝试具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


孩子的家长依旧怀疑国内的水平,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一家国外检测机构,但对方仍然给出“横纹肌肉瘤”的结果。王坚表示,一些患者和家属轻信“特殊渠道”,但国外机构的诊断水平也参差不齐,误诊的情形也屡见不鲜,但很多患者并不了解,导致经常要走弯路,令人遗憾。



0b47a4e88d79b38d7bf20cf4c0eac2e3.jpg

图说:制片室里按序号排列的组织蜡块



“火眼金睛”是练出来的


如今,肿瘤病理诊断进入分子检测时代,这让之前很多医生对之束手无策的恶性肿瘤,有了新的检测手段,为治疗开辟新的路径。“做病理工作要做到细心、耐心和恒心。”这是王坚对多年病理工作态度的总结。在他看来,病理医生要多学习,多从临床和患者角度考虑,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采访中,王坚接到好几个“求助”电话,都是同事同行打来的,希望他能安排病理会诊,这也印证了记者在外院常听到的“你去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一下”建议。


       在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中,肿瘤医院病理科已经连续十年声誉居全国首位。据不完全统计,肿瘤医院一位副高职称的病理医生一年阅片近8万张。科室中一位教授接手过一个非常棘手的病例会诊,一位乳腺癌患者送来了足足139张会诊切片,花了近两个小时,在这么多张切片中找出了仅2毫米的浸润癌病灶,这对后续诊疗来说非常重要。可见,病理医生的“火眼金睛”都是从一张张片子的琢磨中积累下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



由于声名在外,全国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等待报告的过程显得相当煎熬。为此,肿瘤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了手机端自行预约病理会诊服务,患者只需要搜索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选择时间段预约病理会诊,将材料递进会诊中心以后,便可马上回去,无需现场等候。需要进一步检查时,也可在异地通过手机付费,免去来回奔波之苦,给病理会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它被称为肿瘤诊断的“终审法官”,“一纸病理报告”分量有多重|第医线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ehRfMjo/]原文链接点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306

帖子

42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6
发表于 2021-4-20 1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辽宁沈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72

帖子

83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0
发表于 2021-4-20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四川南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万

帖子

4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165
发表于 2021-4-2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北京
感谢骆驼大哥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701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592
发表于 2021-4-20 2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山东青岛
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9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2
发表于 2021-4-21 0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河北廊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推荐
嗜血细胞综合症EB病毒
嗜血细胞综合症EB病毒
15岁男孩初诊早期慢活eb,之后病理重新找张燕林会诊。烦请各位大佬解惑
15岁男孩初诊早期慢活eb,之后病理重新找张
15岁男孩因2024年4月低烧一周确诊传单,当地医院治疗5天,各项症状缓解出院,9月内一
6岁EB病毒诱发嗜血,大出血ICU治疗14天后的院内报告
6岁EB病毒诱发嗜血,大出血ICU治疗14天后的
请各位大神帮我看看检查结果分析一下,基因检测已做,医生说排除基因遗传
移植后十个月,复查的日常报告。
移植后十个月,复查的日常报告。
移植后十个月了,球蛋白老是掉,中性粒也是,从上次去北京复查感冒后,这两指标就一直
小朋友传单两年后,咨询恢复的问题,是否能接种疫苗?
小朋友传单两年后,咨询恢复的问题,是否能
小朋友1岁5个月住院治疗传单。刚开始全血4次方。23年5月EB病毒DNA转阴。这次查的,又
6岁五个月女孩停药两年,是否可以打疫苗,复学?
6岁五个月女孩停药两年,是否可以打疫苗,
这周一就是2025年1.6号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复查,想知道是否可以打疫苗,复
淋巴细胞亚群有点高,疫苗可以补吗?
淋巴细胞亚群有点高,疫苗可以补吗?
孩子三岁四个月,11个月的时候EB病毒相关嗜血,现在停药两年了,疫苗一直没敢接种,请
关于补打疫苗和入学的问题,请教大佬
关于补打疫苗和入学的问题,请教大佬
小孩一岁八个月,确诊EB病毒感染的噬血细胞综合症已经治疗结束一年半了,也复查多次噬
19岁,移植后五个月,状态良好
19岁,移植后五个月,状态良好
现目前查几次血常规和肝肾功、病毒送检、白细胞低于正常值,2-3点几,吃了有一个多月
25岁,急性eb噬血一疗结束18天,想问问各位一疗的效果?
25岁,急性eb噬血一疗结束18天,想问问各位
因为明天就要出院做petct,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入院,所以有点担心想问问各位大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工作号
191-5015-3817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免责声明: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Powered by HLHHOME.COM! X3.4 © 2001-2019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