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查看: 4596|回复: 5

什么是病理报告?它是肿瘤诊断的“终身法官”

[复制链接]

20

主题

435

帖子

27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58
发表于 2021-4-20 1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


       下文是新闻报道,文中提到的医院及其医生只是新闻线索,不具备就诊推荐性。

       来源:今日头条—新民晚报


       它被称为肿瘤诊断的“终审法官”,“一纸病理报告”分量有多重|第医线


09efbc01e35cf998906b5ec31f0b6c2e.jpg

图说:技术人员制作标本 左妍 摄(下同)


  一份准确的病理报告,对于刚确诊的癌症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他们的治疗方向;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也常需要病理医生的“判决书”。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病理中心,每年收到全国各地的送检病例40000多份,其中不少都是疑难杂症。眼下正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走进肿瘤医院病理科,揭秘“一纸病理报告”的分量。


  病理报告是这样诞生的


上午9点,记者来到肿瘤医院病理科,几个比人还高的柜子里堆满送检病例、病理报告,姓名、送检单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调取。


往里走是一个类似工厂车间的制片室,技术人员杨珺告诉记者,病理报告的第一道关卡是巨检室,每天都会收到各个科室送来的从手术中切除的组织,也就是俗称的“切肉”。医生根据经验将病变部位切取成大约2x2x0.3厘米的组织块后,放入专门的小盒子完成包埋,送往制片室脱水,整个脱水过程需要过夜。然后技术人员将过夜处理好的标本一个一个包埋在石蜡里面。包埋后的组织不仅方便切片,还可以长期保存。


最吃力的就是切片环节,一个蜡块需用手均匀摇动仪器转柄二三十下才能得到一张合格的切片。石蜡切片的厚度一般在3至4微米之间,淋巴结切片更薄。记者看到,组织蜡块被技术人员切成薄如蝉翼的“蜡片”,远看像蕾丝花边,放入摊片机水中,再选取最好的蜡片贴在载玻片上。




eaa7ff5bdba97556bef48bce281ed92e.jpg


       图说:组织蜡块被切成薄如蝉翼的“蜡片”

       切好的片子是“白片”,在显微镜下无法辨别,还要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由技术人员核对病理申请单与对应的切片,完成出片。



855766fd4fb1e8b2e930ceeb9783a8b5.jpg


图说:染色后的切片



根据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需要,病人的标本会被安排进行分子检测。如遇疑难病例还要经过高年资医师间讨论,才能得出最终诊断结果。疑难病例的报告将综合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的结果,打印后由两级医生签字。至此,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才能出炉。因步骤繁多,病理报告是不能“立等可取”的。


明辨良恶的“终审法官”


采访当天,病理科主任王坚教授和往常一样,在使用多人共览显微镜会诊疑难病例。他介绍,临床病理诊断被誉为诊断中的“金标准”,肿瘤病理诊断一是判断肿瘤良恶,二是指导临床治疗和帮助判断预后。阅片诊断考验着病理医生“十年磨一剑”的功力,因此,病理医生常被称为下达患者命运“判决书”的“终审法官”。




11岁的浙江男孩前臂长出一个结节,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病理结果让全家绝望:上皮样肉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化疗,容易复发和转移。孩子的父母经各方打听,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肿瘤医院,焦急地向王坚求助。“你很难想象,诊断结果出来后的两周,这家人是怎么过的。”王坚仔细分析切片后发现,这是一个非肿瘤性病变,跟平常看到的恶性肿瘤不一样,容易误诊。这一“翻案”,改变了男孩的命运。


还有个十来岁的男孩,大腿肿块被诊断为横纹肌肉瘤,当地医院用化疗方案进行标准化治疗。为了更放心一点,家人把材料送到了王坚手中。“现有的检查还是基本支持这个诊断结论的,但我总觉得有些蹊跷,与家属沟通后安排做了二代测序。”王坚说,结果证实这是一例NTRK重排的肿瘤,并应用FISH检测进一步加以验证,意味着患儿可尝试具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


孩子的家长依旧怀疑国内的水平,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一家国外检测机构,但对方仍然给出“横纹肌肉瘤”的结果。王坚表示,一些患者和家属轻信“特殊渠道”,但国外机构的诊断水平也参差不齐,误诊的情形也屡见不鲜,但很多患者并不了解,导致经常要走弯路,令人遗憾。



0b47a4e88d79b38d7bf20cf4c0eac2e3.jpg

图说:制片室里按序号排列的组织蜡块



“火眼金睛”是练出来的


如今,肿瘤病理诊断进入分子检测时代,这让之前很多医生对之束手无策的恶性肿瘤,有了新的检测手段,为治疗开辟新的路径。“做病理工作要做到细心、耐心和恒心。”这是王坚对多年病理工作态度的总结。在他看来,病理医生要多学习,多从临床和患者角度考虑,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采访中,王坚接到好几个“求助”电话,都是同事同行打来的,希望他能安排病理会诊,这也印证了记者在外院常听到的“你去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一下”建议。


       在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中,肿瘤医院病理科已经连续十年声誉居全国首位。据不完全统计,肿瘤医院一位副高职称的病理医生一年阅片近8万张。科室中一位教授接手过一个非常棘手的病例会诊,一位乳腺癌患者送来了足足139张会诊切片,花了近两个小时,在这么多张切片中找出了仅2毫米的浸润癌病灶,这对后续诊疗来说非常重要。可见,病理医生的“火眼金睛”都是从一张张片子的琢磨中积累下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



由于声名在外,全国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等待报告的过程显得相当煎熬。为此,肿瘤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了手机端自行预约病理会诊服务,患者只需要搜索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选择时间段预约病理会诊,将材料递进会诊中心以后,便可马上回去,无需现场等候。需要进一步检查时,也可在异地通过手机付费,免去来回奔波之苦,给病理会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它被称为肿瘤诊断的“终审法官”,“一纸病理报告”分量有多重|第医线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ehRfMjo/]原文链接点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298

帖子

4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78
发表于 2021-4-20 1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辽宁沈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49

帖子

83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1
发表于 2021-4-20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四川南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万

帖子

4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0700
发表于 2021-4-2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北京
感谢骆驼大哥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01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5
发表于 2021-4-20 2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山东青岛
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90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86
发表于 2021-4-21 0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河北廊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推荐
一岁半宝宝家族遗传UNC13D基因突变,确诊嗜血细胞综合症
一岁半宝宝家族遗传UNC13D基因突变,确诊嗜
想请教下大家,孩子在当地医院确诊UNC13D家族遗传性的嗜血细胞综合征,就孩子
26岁女,7月份不明原因发热引发嗜血,出院一个月后再次复发,现在每天仍发烧
26岁女,7月份不明原因发热引发嗜血,出院
妻子26岁,今年7月不明原因发烧20多天,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全用了,没有好转。做
63岁女EB病毒三年了,最近一年出现皮肤瘙痒的厉害,昨天做的检查,疾病还大家帮忙看看
63岁女EB病毒三年了,最近一年出现皮肤瘙痒
最新的检查结果,请大佬帮忙分析下
40天宝宝原发噬血,怎么科学维持治疗至造血干细胞移植
40天宝宝原发噬血,怎么科学维持治疗至造血
孩子是原发噬血,发病时才40天,现在94方案化疗至第5周,药物应答效果好,8周化疗后才
小朋友停疗一个月的大查反馈,请大佬指点下报告和饮食
小朋友停疗一个月的大查反馈,请大佬指点下
2023年12月2日晚住院,4号中午休克抢救,下午上第一次化疗。18号出院开始走疗
5周儿童eb噬血复发,停药一个月后检查,请各位帮忙看看。
5周儿童eb噬血复发,停药一个月后检查,请
孩子5周岁,4月初确诊的eb噬血,经过化疗那些重要的指标都恢复正常了,但后来
62岁,噬血控制不住,上化疗后人出现了呼吸窘迫
62岁,噬血控制不住,上化疗后人出现了呼吸
每天打血小板一点不涨,反而掉的更多,前天上了化疗药后出现呼吸窘迫,心跳过
9岁噬血,基因检测和cd107a的报告
9岁噬血,基因检测和cd107a的报告
接上个帖子,还在北儿随诊阶段,其他检查结果出来了,cd107a不正常,其他免疫功能和基
9岁嗜血,出院一周的复查结果
9岁嗜血,出院一周的复查结果
9月19出的院,住院期间给了4次vp16,出院! 9月23体温37.2,去急诊查了末梢血,医
念生活,忆栗殇,回过往,盼未来,未来可期!虎年打call!
念生活,忆栗殇,回过往,盼未来,未来可期
有人说——所有的丢失都是为即将来临的事物腾位置;所有的匍匐都是高高跃起之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工作号
191-5015-3817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免责声明:任何对疾病的经验交流或意见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病友诊治请以临床医生医嘱为准!

Powered by HLHHOME.COM! X3.4 © 2001-2019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