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北上求医的日子越来越长。成人eb噬血,一个陌生又恐惧的名字,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叫小菜,34岁,一个两个孩子的爸爸,也是一个移植病人。写下这些文字,只为更多的噬血患者可以借鉴参考,一路走下去,不要放弃。由于精力有限,会分段更新。
病起——过度消费身体、危机爆发
2018年5月2日,忙完小舅子婚礼后带着家人从老家回广州。节前半个月公司的工作状态一直处于忙碌中度过。过度的消费身体,免疫力下降让疾病开始有机可趁,5月3日开始发烧,38.5,带感冒症状。到社区医院输液头孢,退烧药之后略见效果。但是高热持续不断,每天39度40度高体温反复。持续一周后感觉身体已经扛不住,再次去到社区医院想输液退热,值班医生告诉我,不敢再给我用药,建议我去大医院。这时候开始感觉到病情不是普通的感冒那么简单。
住院——噬血罕见、医者学术不精
因为高烧还在持续,马不停蹄赶到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为当时已是晚上,急诊科的医生问诊后安排验血、胸片,输液,当晚高烧退到37.5,就回家了。没想到回家后不到两个小时,高温继续袭击,第二天再次去到医院急诊,医生继续给退烧药加抗生素口服。持续高温已经近十天,最高达到40.5,并且不断的反复,吃完退烧药后会继续复发。没有间断一天。服用大量的退烧药后过多的排汗,食欲减退导致身体开始变得虚弱。因为病情得不到控制,又换了一个医院看了急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次诊断开始朝登革热一些传染的血液疾病开始考虑,包括做了血培养。等了三天结果出开仍然是没有结果。
持续高烧半个月后,终于身体支撑不住,考虑住院治疗,因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家近,所以第一时间就住进了急诊科内科病房。期间输液抗生素,从低级到高级,微量到足量,病情仍然没有得到缓解,血项开始掉下来,铁蛋白,血沉都异常。脾大,脾梗死,在当时所有指向都朝着噬血方向进行…然而医者学术不精,对噬血全然不知,经过风湿免疫科,中医专家的会诊后,主治医生已经毫无办法,建议pet-ct。对医院失去信心,第一次住院十二天后我决定回家中药治疗,看过朋友介绍的地方神医,开了一个星期的口服中药,我回家了。高烧还在继续,从来没有停过。中药显然无法控制病情,一周之后再次住院到广州南方医院,经过五天的血液检查,pet-ct检查后,出来一张有价值的报告……EB病毒阳性。第一次接触到,当时的自己还不觉得是多么的恐惧。因为病的太久,远在北京的弟弟妹妹特意飞广州探望。而我的北上求医之旅在此刻正式拉开帷幕。
南方医院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是考虑淋巴瘤,下一步建议脾穿手术!但是脾穿手术有致命的风险,第一次与死亡这么近,我自己也难以相信,家人更是瞬间崩溃。在家人的商量后,我决定再次出院,因为不敢去做脾穿手术。此时距离发病高烧已经持续了40天,通过百度eb病毒,最后的一条路就是北上。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弟弟妹妹果断决定北上求医!出院的当晚就定了上北京的动车票,即刻启程!
经历过三家医院检查,住院治疗,历经40天,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院都是广州名列前矛的大医院,均无人确诊噬血方向。噬血的罕见性让不少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噬血的凶险性更是让不能及时治疗的患者很快丧命。40天不间断持续高烧已经让我精疲力尽,体重聚降10公斤之多……血项指标一落千丈。
病情凶险,尽快接受治疗能有效的提升存活率。噬血细胞综合症指标参考,如果你有发病迹象,请千万要及时治疗。
附:满足以下8条中的5条诊断标准
①发热;②脾大;③血细胞减少(影响2或3系外周血细胞):血红蛋白<90g/L(新生儿: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L,中性粒细胞<1.0×10/L;④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空腹甘油三酯≥3.0mmol/L(≥2.65g/L),纤维蛋白原≤1.5g/L;⑤骨髓、脾或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细胞现象而非恶变证据;⑥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根据当地实验室指标);⑦铁蛋白≥500μg/L;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U/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