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查看: 34296|回复: 26

为什么此病死亡率高预后差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确诊过程

[复制链接]

9

主题

283

帖子

23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72
发表于 2018-10-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是转载一位病友诊治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感言,再此希望和祝愿每一位病友早日康复。

      发文: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微信号:19150153817


       在2018年8月13日,作为一个否斜杠青年人群之一,我也斜杠了一个身份——患者,且是重疾。不幸中的万幸是,我的CAEBV确诊流程耗时较短,大概用了两个星期,病情尚未发展到最终阶段,所以算是从死神手里争取到了一些生希望。治愈方法只有一个: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大约50%-60%。其实获得此项定论,已经非常值得庆幸了。


微信图片_20181022104038.jpg
                     EBV=EB病毒/CAEBV=慢活EB/HLH=噬血细胞综合征


       一、EB病毒普遍性极高,预后无抗体,但是很少会复发

       EB病毒成人携带率达90%以上,可通过唾液传播(亲密接触、共用餐具等)。大多数人的急性表现(扁条体发炎、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可自愈,且预后良好,免疫基因正常的人大多数可与之终生和平共处。大概正是由于这种病毒的普遍性,导致了它极其容易被忽视。

       一般人在儿童时期就发生过EB病毒感染,很多人都当上呼吸道感染来治疗,自愈的人根本不会再考虑这个根源,治愈有偏差导致病情延误的可能会根据医生对此病的了解程度决定确诊时间。

       我8月13日住院同病房有个19岁的妹妹,头孢那些消炎药打了一礼拜仍不见好,后检测出EB病毒,从呼吸科转至感染科,用药两天症状即消退,说白了前面那些药是白打了。关键是由于EB病毒感染的症状不确定性、与其他疾病的重复性很高,所以一般也不在第一考虑范围之内。只能通过排查来发现。

      我2015年初,连续发烧半月有余,基本都是不到38度的低烧,本想找个方便人少的医院看看,选择了西安电力医院,结果血常规显示血液淋巴高的异常,检验科建议我们直接去西京医院,后在西安西京医院感染科检查,感觉至少排查了十七八种,门诊三四天的时间,才根据EB病毒的数据量确定我持续发热是由于该病毒引起。我个人的症状就没有比较典型的扁条体发炎,只有持续低烧、脾肿大、全身多处淋巴结节。

      西京医院当时给出的第一方案是注射阿昔洛韦,早晚各一次,我用药后全身瘙痒红疹,后来换了一种药,记不住名字了...治疗半月EB病毒不降反升,又换回阿昔洛韦,配合泼尼松片抗过敏治疗,当时医生只说预后良好,就没有太担心。但是我记住了医生的一种说法:病毒无法消除,即使转阴、预后也无抗体,存在复发可能性,该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有一定联系。这是我当时对EB病毒了解的全部。

       通过整整一个月早+晚静脉注射治疗,后复查血液EB病毒转阴(数据和常人一样)、脾脏大小恢复正常、淋巴结节消退。这用医院的指标来看,其实就是「已治愈」,遂停止治疗,医生并未给予「定期复查EB」类的相关医嘱。按大比例的人群来看,确实也不需要。


微信图片_20181022104022.jpg
            每次发烧检查几乎都是这样:看起来也不是很异常的血象


       二、一旦EB病毒二次感染,务必提高警惕

       再详细说一下我15年治愈后到18年8月的身体情况,希望可以给更多人以相关参考。

       我父亲是2008年确诊胆囊癌去世的,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中的晚期,医生说20天,我爹靠着体重基数扛了40天过世。这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震颤,我对疾病的恐惧远大于一般人,所以我对自己「感染EB病毒-有鼻咽癌-淋巴瘤可能性」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不得不说,也是这种耿耿于怀让我这个病能够在早期发现。

       2016年初,我在美年大(现在就不要再去了)进行了基础的全身体检,基本都正常,健康良好的状况维持到2016年10月,发烧,我再次挂了西京医院感染科的号,想复查EB病毒,但是当时的教授医师说转阴后复发可能性很低,给我开了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的检查单,唯独没有查EB,我相信医生,并且也查出来腺病毒确实有个什么感染,就给我开了利巴韦林口服,让我回家了。但是我看了利巴韦林的副作用,再衡量我腺病毒的数据和危害性,决定不吃药。

       2017年3月,我离开西安到北京,3月6日当天高铁,3月5日晚发烧、呕吐,3月7日在北京通州区的东直门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低、淋巴正常(淋巴正常是我自己用来判断EB病毒是否阳性的一个标准,其实不知这个方法是否完全准确、有效),就针对发热、感染开了一点中药,然鹅我也没有吃??♀?

      2017年5月,我新入职北京某公司,实习第二天就再次发烧,赶紧请假又去了医院,仍然没有特别异常的检查结果,告知过医生曾经EB病毒感染过的问题,也未得到相关明确医嘱。这里不是怪罪医生,只是如果不是此病专科,真的很难发现,所以才要写这篇文章,需要患者自己对这个问题提高警惕,毕竟临床的单纯CAEBV少之又少,症状重复率相当高,如果不通过多项排查,是无法确诊的。

       2018年5月,跟我老公从北京回武汉定居,类似以上情况,2017年5月-2018年5月这一年中我就反复过至少5、6次,每次发烧一天,不吃药不打针第二天就自行退热,且身体没有其他不适。每次我都会去医院,血常规都只有白细胞偏低这个特点,甚至淋巴都没有高,所以我一直以为我的发烧就是免疫力低了,或者哪里发炎了,毕竟看过的医生也都觉得好像没什么问题,在这个阶段也表现不出更严重的症状。虽然内心里对医生曾经说过的鼻咽癌和淋巴癌有所恐惧,还查过两次鼻腔CT(我可真是没见过比我更惜命的了),都显示正常。

       直到2018年8月2日再次发烧,去武汉陆军总医院就诊,导诊医生问是否咳嗽,有咳嗽但是很轻微,医生就建议挂呼吸科,去呼吸科看了一下血常规仍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尿检正常,听肺部音无异常,就给我开了点抗病毒中成药让我回家了。

       从2号之后,大概两天就烧一次,但大多是低烧不是很能感觉到,期间从7月底开始我的腹腔变得很鼓胀,很容易撑,但是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吃太多胖的,还连续跑步跑了一星期(脾肿大剧烈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结果跑完就发烧了。

       一直到8月10日晚,烧到了38.5,又去陆总医院挂了急诊检查,还是问我是否有咳嗽,以前是否有过大病,告知有过EB病毒感染史,给开了两项检查,指尖血常规、肺部CT,显示肺部有小面积感染,怀疑肺炎,指尖血淋巴高于正常数字,于是我问急诊科医生会不会EB病毒又感染了,医生说有可能啊,我说那你给我开个验血单吧,医生说你是肺炎,明天先去呼吸科看一下,呼吸科医生说开再开,在我坚持下急诊科医生才给我开了检查单(事实证明还好没听她的,如果按肺炎治疗至少耽误1-2周)。

       第二天我拿到EB病毒的报告显示既往感染、近期感染弱阳性。呼吸科医生建议我转感染科住院检查治疗,当时我仅认为我EB病毒又复发了,心里难受,但完全没有预料到后果究竟有多严重。医生让我住院检查我和我老公坚决反对,说还要上班(天呐太天真了啊!),于是开了门诊两项检查—肝功、腹部彩超。

       8月12号我拿到肝功的报告单就有点崩溃了,三项转氨酶高,提示肝功受损,那时候意识到自己确实是「有点病了」,因为15年那次我肝功至少还正常。8月13日拿到腹部彩超结果,当然也是异常的,脾脏异常大,多处淋巴结,拿到结果去看感染科门诊,挂了主任医师的号,主任医师对着我的报告单,面容纠结的沉默了5分钟,说,你要不还是住院检查一下?这次我就没有再抗争直接住院了,还问护士,我晚上能不能回家??♀?


微信图片_20181022104044.jpg
                                             微博上看到的信息


       三、CAEBV病程可长可短,长则稳定三五年,短则几月就狗带

       住院之后是我病情的急剧发展期,在此要好好感谢陆总医院我的主治医师宋乐,非常非常的负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宋医生帮我争取到了很多时间。

       8月13-14两天的治疗还是注射阿昔洛韦,但是每天晚上我都发烧到38.5左右,并伴有肺炎,咳嗽剧烈,8月15日白天就开始烧到38.6,8月17号最高烧到39.5。住院第三天宋医生觉得我不是单纯的EB病毒感染了,因为血液三系数据急剧降低,白细胞最低时候时候1.3(正常人应该在4左右),停用阿昔洛韦,建议我做骨髓穿刺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次骨穿结果:发现少量异型淋巴瘤细胞,亦就是怀疑淋巴瘤。于是做第二次骨穿便于确诊。

       第二次骨穿结果:流式细胞显示无异常,为了更准确做了PET CT(全身肿瘤检查),检查费用各地不等,均价7500-12000左右。

       PET CT结果:无明显异常。

       这几项就是我说的不幸中的万幸了,CAEBV不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出现,打个比方就好像是EB病毒的艾滋,早期只是HIV携带者,药物控制病毒并无危险,大多数患者死于免疫系统被破坏后的并发症。慢活只是说你的EB病毒处于高活动期,但是几乎无例外所有慢活的病人会发展为淋巴癌、噬血细胞综合征。这就是这个病最可怕的地方,前期症状多、重复率高、有些症状还很轻微,比如我,发热一天就退了,造成难以确诊,等确诊时很多病人已发展到并发症无法控制的阶段,这个阶段移植成功率也会降低,大多由于内脏已经严重受损。

       在我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无限降低期间,免疫力特别低下,陆总的药物几乎无法阻止我所有的症状恶化,宋医生建议立刻转院至武汉同济或协和的血液科,让我务必警惕噬血细胞综合征,并在转院前使用一个疗程的丙球蛋白,啧啧啧这些药是真的贵,一天注射8瓶,一瓶售价约480-600元,根据个人渠道,一个疗程三天。

       其实慢活也好、噬血也好,已经完全不再是感染科的诊疗范畴,属于血液内科,但是呢,一般血液科接转病人,需要确诊才可转,所以让宋医生一个感染科主治医师,各种查询资料、与血液科专家沟通,帮我注意到非常罕见的疾病,已经是本职以外的事,所以是非常感激的。我后期在北京友谊住院期间,同病房就有一个北京协和住了25天完全无任何治疗,最后说治不了还是建议转院的病号。拿北京协和医院的水平来说,25天,真的太长了,25天足以改变的事情也太多了。

      在陆总住院一共7天,从前两天坚持认为自己是个小病,到第三天隐隐感觉到事情不太对头,再到第四天,宋医生无比紧张我的血象问题,并建议我马上做骨髓穿刺,白细胞无休止的掉,致电我老公要求家属去医院签病危情况告知书,我和家人才明白问题真的很严重了,当时就根据症状各种百度寻医问药,查到了「CAEBV」,心理上还不能接受,哽咽着问宋医生我不会是慢活吧,宋医生说,哎呀,有这个可能性啊,但是我不建议病人自己看这么多东西,会吓着,相信医生、交给医生。后来转院后宋医生还问过我的情况,知道确实是CAEBV的时候还是有所感叹:真的这么严重啊……


微信图片_20181022104049.jpg


      四、究竟检查了多少项才确诊……

       其实到陆总转院至同济后,检查多的我已经完全没脑子记了,有些结果到今天还没出来~

       大概说一下吧,在陆总抽血大概就抽过五六十?七八十管吧?当时宋医生连极其罕见的什么黑热病都怀疑了,可惜整个武汉都没有可以做相关检测的机构,奉劝,大病直接去最好的医院,以免检查重复,病人白吃苦。

       骨髓穿刺三次,第三次是转院同济以后做的,感觉活活被抽了10分钟的骨髓血,哭的我不要不要的。

       骨髓活检,做骨穿的时候顺便挖走一块骨髓组织,活检啥结果我已经完全忘却了,检查实在太多了。

       第一天去同济就抽了28管血做检查,随后四天每天10管左右??不记得了,反正每天早上5点多被护士的抽血针扎醒。一管血就是一项检查,每天固定重复的应该是3、4种。

       中间还做过N次肺部CT、几次B超,其中有一项给我吓坏了,是看血管能不能做PICC(呵呵去血液科病房之前我也以为PICC就是人寿保险??♀?其实是深静脉置管,手肘啊颈部啊里面血管插根管子方便以后静脉注射的,诶呀给我紧张的不行,天天祈祷别给我插管啊……)

       同济血液科其实在全国的排名已经非常强,但是他们给我做的相关检查,用友谊的话说是针对EB病毒还差得多,友谊医院血液科是目前全国针对EB病毒最专业的科室,每年的病例也比较多,算是专科专项了。

       我从武汉出院时候,出院单上的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及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症还是问号结尾的。

       转院北京以后,前三天抽了40管以上的血,用友谊的话说是没有重复项目,他们有更多关于EB病毒的检查结果要参考。

       我最害怕的是再让我做骨穿,我已经没有空白的骨头给你们穿了,第一时间让友谊医院联系同济的医生,看上次骨穿检查的内容是否齐全,万幸是齐的~没挨第四钢针。

       友谊第四天基本确诊,各项数据报告显示CAEBV无疑,但是尚未完全发展到噬血,淋巴瘤暂时排除,等于说8月13日入住武汉陆总,经过两次转院、至少上百项有针对性的检查,完全没有在其他病上徘徊,终于在8月29日确诊,各项体征激素控制下暂且表现的比较平稳,所以医生建议先出院,带药维持,每周复查,友谊医院给了一项针对骨髓肿瘤的靶向药物——磷酸芦可替尼,短期内刚研究出对慢活的病毒加速死亡可能有效(幸运的小白鼠)。

       CAEBV发病机制不清楚,主要是基因缺陷导致的,并不是免疫缺陷导致,感染者有不同的亚型,T型/NK型,主要看什么细胞被侵入了,患者几乎无一例外死于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症、鼻咽癌等并发症,多项并发症可同时发生,一旦到这个阶段,几乎是无力回天了,讽刺的是,大多患者发现已经到此阶段。难发现也和临床病患比较少有关系。

       CAEBV亚洲人比欧美人高发、女性比男性高发,日本著名声优松来未祐就是慢活并发淋巴瘤去世,病程非常短。目前科学手段下治疗方案仅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条路。移植还要看时期,病程较晚的病患已经无法移植。亲属配型要排除家族原发性基因缺陷,家族性、原发性基因问题即使移植,复发率很高。

       以上,是我此次经历和已知的全部,大体如此,可能不完全准确,不是专业人士,很多术语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盲点都是通过医生的只言片语和家人查资料知道的,希望我的症状、发现过程,能够让一些人提高警惕,多往这个方面想想,早发现、早治疗。比如,反复低烧、内脏肿大、B超有淋巴结节、血常规长期白细胞低(一般感染应该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或者淋巴高等等,多往EB病毒考虑,毕竟,是个携带率非常高的病毒,谁也保不齐自己不是基因有问题的那一个。再者,早发现通过移植是可以治愈的疾病,所以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拖到癌症、噬血可能真的就完全来不及了。

       今天复诊的时候同济血液科一位非常著名的专家还说起CAEBV的特殊性,说本身定义为良性与恶性之间,但是其复杂程度远高于恶性病,呵呵,得病都得个与众不同的,我可真是个性十足的少女呢~


微信图片_20181022104055.jpg


       五、治疗大概费用小结(我个人的,病程不同用药不同价格不同)

       前期检查:陆总的检查大约花费18000元,丙球蛋白12000元,同济五天花费45000元,友谊医院花费12000元,外部送检项目14000元,纤维原蛋白4000元,磷酸芦可替尼8000元/半月(出院用药),如果可长期维持,就是20万/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费用50万起,根据排异反应轻重增加最高约100万左右,超过这个数估计病人就比价麻烦了~


u=1173328158,3032894943&fm=26&gp=0.jpg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病友们,加油! 愿所有人,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18-10-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友谊这位病友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QQ
发表于 2018-10-2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76

帖子

15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1
发表于 2018-10-22 1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移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938

帖子

574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资深病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744
发表于 2018-10-22 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早日康复。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83

帖子

23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作者现在在友谊医院移植前的治疗准备,情况允许后会立即进仓移植。祝大家安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4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发表于 2018-10-2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帖子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2
发表于 2018-10-22 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1
发表于 2018-10-22 1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来自邻床的祝福,你乐观积极的态度,一定会战胜病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发表于 2018-10-22 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很快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
发表于 2018-10-22 1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真诚 愿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83

帖子

22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85
发表于 2018-10-22 1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那个脑牛吧,文化人,啧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21

帖子

2138

积分

金牌会员

尽量帮助每一位病友

Rank: 6Rank: 6

积分
2138
发表于 2018-10-22 2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到猪哥亮,盗用脑牛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1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发表于 2018-10-2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938

帖子

574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资深病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744
发表于 2018-10-23 2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几乎无例外所有慢活的病人会发展为淋巴癌、噬血细胞综合征。我对慢活了解不多,是作者说的这样吗?我看群里不少慢活的,不也挺好的。求大神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6

帖子

9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3
发表于 2018-10-29 1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别人滴,不过是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4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3
发表于 2018-11-9 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rroa 发表于 2018-10-23 22:08
但是几乎无例外所有慢活的病人会发展为淋巴癌、噬血细胞综合征。我对慢活了解不多,是作者说的这样吗?我看 ...

这个主要是指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打个比方HIV病毒如果潜伏可能人一直很健康。但是EBV很危险。不控制一定会发展成这几种疾病。数据是同济血液科的教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3

帖子

244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3
发表于 2018-11-25 0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发烧是间隔好几个月烧一天吗?平时会低烧吗?每次高烧会先头晕,发冷然后开始体温慢慢升高吗?在同济,友谊查血浆EBDNA阴性还是阳性明?肝脾在15年正常的吗是后面慢慢进展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发表于 2019-6-20 1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42

帖子

10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4
发表于 2019-12-3 1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家小孩在八天发烧后在深圳儿童医院入院,由于呼吸科没有病房,住在肾中医科,三天后病情及血象急剧恶化,刚好遇到肾中医科副主任贾实磊上班,看到基本符合五项后,帮我们初步确诊为eb感染噬血,及时上丙球和甲强龙抢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感谢贾实磊医生,大恩人,铭记于心!他说自己在血液科工作过四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推荐
42岁北上评估部分报告
42岁北上评估部分报告
5月17日至6月18日不同的机构检测了四次,血浆阴,全血都在1700左右。亚群感染t细胞150
42岁疑是慢活eb,北上评估的检查
42岁疑是慢活eb,北上评估的检查
7月3日住院,魏主任跟据我的病症与之前的检测报告,认为慢活eb可能性很大,几乎直接可
一岁五个月,基因检测报告和第三次化疗效果的检测报告
一岁五个月,基因检测报告和第三次化疗效果
做了三次依托泊苷化疗检查结果和基因检测报告,请大佬给解读一下,谢谢。先上基因检测
不明原因嗜血,一星期一次的复查报告
不明原因嗜血,一星期一次的复查报告
成人23岁不明原因嗜血,有好多个箭头,大佬们帮忙看看什么原因?
28岁,大佬们帮忙看看是不是噬血复发了?
28岁,大佬们帮忙看看是不是噬血复发了?
发烧半个月,刚开始是低烧,后来是高烧,是不是噬血复发了?
8岁孩子,移植后四个多月的报告
8岁孩子,移植后四个多月的报告
孩子慢活EB移植后四个多月,大佬帮忙看一下
孩子EB噬血,用环孢素,甲泼尼龙和VP16治疗8周后停药一天后就低烧,是不是复发了
孩子EB噬血,用环孢素,甲泼尼龙和VP16治疗
8周评估后通知我们停药,一天后就低烧,头疼,最高烧37.8,在本地医院查血常规2次还好
51岁噬血,最新的报告
51岁噬血,最新的报告
请大佬帮忙看下最新的检查报告?
25岁脂膜炎引起的噬血细胞综合症
25岁脂膜炎引起的噬血细胞综合症
25岁,去年噬血细胞综合征是6月,今年复发又是6月,刚好一年。医生说是自身免疫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    成人CAEBV移植日记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 成人CAE
CAEBV解释: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第232天,一切安好,感觉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工作号
191-5015-3817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免责声明: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Powered by HLHHOME.COM! X3.4 © 2001-2019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