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查看: 8782|回复: 6

风湿免疫并发症----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续

[复制链接]

52

主题

1927

帖子

5742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资深病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742
发表于 2018-11-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着上篇文章接着说说MAS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思路。
  
       特别说明,本人非医学专业出身,该说明不能作为医疗判断依据,各位病友的病情,用药需和各自主治医生沟通,谨遵医嘱。



       目前来讲,MAS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因为大部分MAS患者都是由JIA(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合并而来,所以现在流行的判定标准基本是按照JIA合并MAS来制定的。我从网上搜到了几个不同年份的判定标准,放到这里供大家参考。

        SOJIA合并MAS的参考诊断指标(2002年)


       临床标准:
        持续高热
        肝和(或)脾增大(肋缘下>3cm)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出血


        实验室标准
        全血细胞减低[WBC<9000/mm3和(或)Hb<9.0g/d和
        (或)PLT<262000/mm3
        ESR下降(≤26mm/h)
        肝功损害(GOT≥59U/m和(或)GPT≥42U/m)
        凝血异常[纤维蛋白原≤250mg/d和(或)FDP+l
        血清铁蛋白增高(≥5460ng/ml)
        组织病理学标准
        骨髓中吞噬血细胞



        SOJIA合并MAS的参考诊断指标(2005年)

        临床标准
        1.CNs功能障碍(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嗜睡、头痛、抽搐、昏迷)
        2.出血表现(紫癜、易出血、黏膜出血)
        3.肝睥增大(肋缘下≥3cm)

        实验标准
        1.血小板≤262×10^9/L
        2
.谷草转氨酶>59U/L
        3.白细胞≤4.0×10L
        4.纤维蛋白原降低(≤25g/L)


        组织学标准
       骨穿有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的证据
       诊断原则:诊断MAS需要任何2个或以上的实验室标准,
       或2个以上的临床和(或)实验室标准。骨髓中发
       现吞噬血细胞,仅仅是对于可疑病例才必须具备
       建议:上述诊断指标仅用于活动性SOJA合并MAS,实验室
       检查值仅作为参考



       最近的标准来自于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儿科风湿病学国际评判组织(PRINTO)共同合作,开展了多步骤研究,结合专家共识、相关的医学文献证据及实际病例数据分析结果,最终达成了诊断标准共识。这个标准也是来自于JIA合并MAS的病例研究。
      
       标准如下:

       SOJIA合并MAS的参考诊断指标(2016年)


       确诊或疑诊全身型 JIA 的发热患者若符合以下标准,则可诊断为 MAS;
       铁蛋白>684ng/ml,
       及以下中的任意 2 项;血小板计数 ≤ 181×109/L;
       天冬氨酸转氨酶>48IU/L;甘油三酯>156 mg/dl;纤维蛋白原 ≤ 360 mg/dl。

       由此可见,随着对病情的认识和研究,各个阶段的诊断标准也不一致。所以各位病友做个了解即可。


       治病判断救人的事情一定要听从主治医生的专业判断。




     治疗方案:


  MAS治疗常常用大量的甲泼尼松龙进行击治疗,剂量为30mg/(kg·d),一般最大剂量为1g/d,连用 3 ~ 5 d, 改为口服。 如果病情需要, 可以重复应用。

  环孢素 A 可以联合应用环孢素 A 治疗, 它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和 T 细胞而达到治疗 MAS 的有效作用, 所以也有学者将其定为治疗 MAS 的一线药物。 常用剂量为 2 ~8mg / (kg·d), 急性期以静脉用药为佳, 一旦病情控制, 即改为口服治疗, 需监测血药浓度。


  生物制剂治疗MAS的生物制剂为细胞因子拮抗剂 ,依那西普(Etanercept)是TNF受体拮抗剂 ,阿那白滞素(Anakinra)是 IL-1 拮抗剂, 有报道应用这些药物有很好的治疗用 ,尤其是 Anakinra 对 MAS 和 难 治 性 SOJIA都有较好的效果。 还有另一类细胞因子拮抗剂, IL-6 拮抗剂有望对 SOJIA 和 MAS 的治疗带来希望。 但是, 应用该类药物易致感染, 需要注意。 目前在我国尚无 IL-1拮抗剂可以应用。IL-6的已经上市使用,商品名为雅美罗。


  其他治疗  其他治疗还有静脉输注免逸球蛋白(intravenous i
nfusion of immunoglobulin, IVIG), 应用VP16及血浆置换, 但报道较少, 作用尚不确定。



      治病救人的是去请找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做,我只负责一本正经的做搬运工。祝所有的病友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82

帖子

22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85
发表于 2018-11-3 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亦舒爸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万

帖子

4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592
发表于 2018-11-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手一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9

帖子

7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3
发表于 2018-11-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8-11-30 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治疗方案需要吃卢可替尼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927

帖子

5742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资深病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7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蜜亚 发表于 2018-11-30 09:40
想问一下治疗方案需要吃卢可替尼吗

如果是MAS,先按照方案进行。至于卢克替尼,我不是很了解。你可以到群了问问。但是病友给的建议只是参考,请听医嘱配合治疗。祝早日康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9

帖子

2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3
发表于 2019-4-18 2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借鉴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推荐
54岁,移植后的eb病毒检查
54岁,移植后的eb病毒检查
各位大佬帮忙看看这项结果如何?
山东43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者(皮肤型),三岁发病,近40年病史的简要记录
山东43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者(皮肤型
今年是2022年了,我已经43岁了,就简单的说说病史吧。父母说从我从小时候的三
8岁eb病毒三年了载量高,反复发烧
8岁eb病毒三年了载量高,反复发烧
我儿子8岁,三年前确诊传单,高烧,39.8,淋巴结肿大,嗓子有痰红肿,眼睛肿,治疗后
3岁8个月eb引起噬血综合征,出院后北儿第三次的复查
3岁8个月eb引起噬血综合征,出院后北儿第三
现在所有药都停了,平时体温基本都正常,就是孩子很容易出汗,怕热,一出汗的时候体温
移植病人出仓到普通病房的环消和病人护理  ——  家属的经验分享
移植病人出仓到普通病房的环消和病人护理
以上仅是我家个人的环消和护理的经验分享, 因为每个病人情况不同,可能
网络信息时代,噬血与慢活EB新病友该如何选择医生? ——  病友吹牛传
网络信息时代,噬血与慢活EB新病友该如何选
今天这个话题,是非常敏感的。 这一年中,有较少的新病友给我分享网
噬血细胞综合征移植后两年
噬血细胞综合征移植后两年
孩子移植后两年了,过程中很顺利,两年大查了医生说都挺好的,但是我自己还是有些疑问
急!8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穿刺结果显示eb病毒阳性
急!8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我家8岁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目前颈部淋巴结穿刺结果eb
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康复3年后,迎来新生命小闺女!——   我也由丫头升级宝妈 !
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康复3年后,迎来新生
大家好,我是2018年确诊的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当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女孩。
男朋友21岁,eb病毒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请大神指点下
男朋友21岁,eb病毒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请
2025.7.22晚上发烧,我给他吃了退烧药,第二天也还没好,然后第二天他还是觉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工作号
191-5015-3817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免责声明:任何对疾病的经验交流或意见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病友诊治请以临床医生医嘱为准!

Powered by HLHHOME.COM! X3.4 © 2001-2019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