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查看: 4693|回复: 12

知识转载分享:基因检测能够完全确诊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吗?

[复制链接]

24

主题

69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48
发表于 2019-10-2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来源:名医汇


        基因检测能够完全确诊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吗?
  

       王昭大夫很多人认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是基因出现问题,做基因检测就可以诊断了,如果基因检测没发现问题,就不是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最初认为有6条基因与之相关,现在扩大到12条基因。目前对于原发性疾病,我们的认识还不够,在12条基因以外可能还有一些导致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未知基因。所以,即便12条基因都做了检测也不能够排除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此外,基因检测出来以后,能否诊断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需要十分专业的专家来解读报告,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而现在很多大夫并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当患者拿到基因检测报告后,最好找专业的遗传学方面的专家或者非常有经验的血液科专家去解读。

       例如,目前认为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而所有人的性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爸爸一条来自妈妈。对于噬血细胞综合征,如果两条性染色体都检测出有问题时,才能诊断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当检测出只有来自爸爸的这条染色体有问题,来自妈妈的染色体是正常的时候,能不能诊断为该原发性疾病呢?以前认为不可以,但最近国外很多文献已经报道,这种情况是可以诊断的。因为这种现象属于杂合突变,通过检测基因蛋白质功能,以及做NK细胞活性检测、CD107等检查就可以诊断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而且国外已经从分子生物学蛋白功能以及蛋白功能传递的信号证实,出现上述杂合突变,就是发生了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因此,做完基因检测后不能轻易判断是否是原发性疾病。

       此外,很多人疑惑,没有家族遗传史是否就不是原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近亲结婚可以导致下一代患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因为很多家人携带有问题的基因,当近亲结婚时就会出现基因纯合突变(即一对等位基因都存在突变,如AA或aa型),也就是说,近亲结婚会把杂和突变(等位基因中只有其中一个基因出现突变,如Aa型)变成纯合突变,爸爸携带有问题的基因妈妈也携带有问题的基因,最后全部传给孩子。结果可能爸爸、妈妈以及家里其他人都没发病,但是孩子患有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因此,近亲结婚是询问噬血细胞综合征家族史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血液科已经有两个病人,就是通过了解父母是近亲结婚诊断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9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4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广大群友,坛友看到好的相关噬血的文章,帖子积极分享一下,给后人给予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298

帖子

42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78
发表于 2019-10-29 1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一方有突变,但Nk活性和107等都正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209

帖子

35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83
发表于 2019-10-29 1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涛贵妇知识渊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万

帖子

4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2799
发表于 2019-10-2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给涛哥点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9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4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样 发表于 2019-10-29 13:42
父母一方有突变,但Nk活性和107等都正常呢?

那就是没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5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发表于 2019-10-29 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神帮我看一下我发的基因报告,是否有杂合,因为我做了一次cd 107a 和nk 就是低下。但我没有明显的噬血现象,就昨年淋巴结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0-1-18 0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一方有基因突变,另一方NK细胞活性和CD107a都低,算杂合突变吗?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9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4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健康负责 发表于 2020-1-18 05:39
父母一方有基因突变,另一方NK细胞活性和CD107a都低,算杂合突变吗?谢谢老师!

可以把你家的基因检查报告,和相关免疫检查的报告发论坛看看;一般来说杂合的基因突变,只遗传父母中的一方,且免疫蛋白表达都正常来说,杂合基因突变不致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0-1-18 2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听涛观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4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20-8-21 1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基因都没有事,为什么孩子确诊原发性嗜血,是孩子自己突变的吗?求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97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48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_Mr° 发表于 2020-8-21 14:56
父母基因都没有事,为什么孩子确诊原发性嗜血,是孩子自己突变的吗?求解!

基因的问题比较深奥,我也了解点皮毛,有可能父母的杂合不致病隐性的,但是遗传到孩子导致孩子致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24-8-10 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兰
已经明确是prf1基因突变导致的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但血液中eb病毒载量也一直高于标准值400,我想请问血液里含有eb病毒,还能进仓吗?是不是这个病毒载量降不到400,不转阴,我就没法进仓移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推荐
9岁女孩eb病毒感染传单重症噬血倾向,康复的后续
9岁女孩eb病毒感染传单重症噬血倾向,康复
下周去复查,希望胞内彻底转阴。我们已经恢复正常生活,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上
23岁原发噬血,移植后的第七十天,以前EB病毒正常,这次检查异常,该怎么办?
23岁原发噬血,移植后的第七十天,以前EB病
原发性噬血,移植后的第七十天,以前EB病毒正常,没有感染EB病毒,这次检查异常,什么
四岁小孩停药四个月,肝肋下4点几
四岁小孩停药四个月,肝肋下4点几
孩子去年9月确诊EB病毒噬血,丙球激素芦可替尼控制,一月初彻底停药,每月按时复查,
慢活EB相关检查的疑问,请问大佬是慢活EB吗?
慢活EB相关检查的疑问,请问大佬是慢活EB吗
感染EB病毒已经快三个月了,原发感染,最开始是传单。然后两个月的时候,全血D
停药半年后复查eb病毒血浆复阳,目前小孩无其它症状,有慢活eb倾向吗?
停药半年后复查eb病毒血浆复阳,目前小孩无
三岁孩子,2023年9月停药,10月份复查eb病毒血浆阴,1月份复查血浆阴,今天去医院复查
成人左脸肿胀4年,今年6月份确诊慢活eb,是不是必须移植了?
成人左脸肿胀4年,今年6月份确诊慢活eb,是
本人今年30岁,女生,左脸肿胀4年多,近一年脸部问题变严重,右脸也肿了,还伴
12岁女孩时隔一年半,EB病毒终于转阴了
12岁女孩时隔一年半,EB病毒终于转阴了
2024年3月发病住院,高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肝损,当地医院怀疑淋巴瘤采取淋巴活
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感染心脏受累的诊治与移植(回放频道) —— 王旖旎 教授
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感染心脏受累的诊治与移
2025年8月5日,由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成都昭程慈爱公益服务中心与慢性活动性E
52岁,慢活嗜血合并nkt淋巴瘤,移植方面求经验分享
52岁,慢活嗜血合并nkt淋巴瘤,移植方面求
血小板减少7年,脾大。2024年6月做的颈部淋巴结活检示nkt型非霍奇金结内淋巴瘤
一岁半EB病毒相关噬血,停疗半年的相关情况疑问?
一岁半EB病毒相关噬血,停疗半年的相关情况
各位大佬好,我女儿现2岁3个月,于2024年5月初确诊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工作号
191-5015-3817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免责声明: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病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Powered by HLHHOME.COM! X3.4 © 2001-2019 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