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描述一下我儿子被诊断为“ 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详细情况
男,5岁,2019年9月中旬发现颈部两侧有明显淋巴肿大,精神状态良好,无其它不适反应,9月28日夜间开始发烧至大于39℃,29-31日期间小孩反复高烧用美林退烧,发烧间隔12-24小时,在家以普通感冒方法自行调理无好转。
一、门诊治疗:
10月1日到镇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化验结果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医生说是细菌和病毒交叉感染,服药到10月3号未见好转,到泰兴市人民医院检查,未做血项检查,直接以细菌和病毒感染吊水治疗,10月3-5日吊水仍未能完全控制发烧,发烧间隔6-24小时。
二、当地市人民医院住院:
10月6-10日住院检查,检查内容及报告:1、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正常,铁蛋白偏高至2000,肝有轻度受损,血液分析EB病毒为阳性,骨穿报告为增生性贫血,在此期间小孩仍反复发烧现象,且脸色和嘴唇开始发白,医生知之已达到中度贫血,因未确诊病因,未做针对性治疗。
三、苏州儿童医院:
10月11日转入苏州儿童医院,住院从传染科,转到免疫科,免疫科期间采用13个丙球注射,小孩出现低温到34℃,精神萎靡,医生下病危通知,随后转到血液科。
检查项目及内容:
1、CART细胞因子分析,IL-4 0.6 、IL-6 7.0、IL-10 152.5、IFN-Y 132.4 ,其它指标正常;
2、NK细胞分析,淋巴细胞比例: 12.6%;
3、可溶性CD25 11454.3;
4、基因未发现突变;
5、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633,*谷草转氨酶457.2,*甘油三酯 4.4;
6、铁蛋白:1888;
7.B超肝脾肿大;
8、血项:红细胞3.48、白细胞1.2,血红蛋白最低89,中性粒细胞绝计数最低0.55,血小板正常;EBV壳抗原IgG抗体,EBV早期抗原IgG抗体为阳性;EB病毒DNA(血浆)6.29*10^4;
9、10月12日骨穿正常,未见噬血细胞;
10、10月15日腰穿1次报告正常;未见噬血细胞;
通过以上检查确诊为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由10月16日上化疗。
四、化疗
1、从9月28至10月17日,期间高热反复,用美林退烧,高热畏寒寒战,10月16日用少量VP16,17-19日未发烧;19日正式上化疗;
2、主要药物为:美罗培南(抗生素)、甲龙和VP16(化疗药),口服护肝、护心、护胃、补钙等药物;
3、目前到第三个疗程分别为10月16-19日、10月25日、11月2日,化疗后对小孩饮食住行的卫生及消毒工作;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时好时差,体重有快速减轻1kg,一周后又慢慢恢复;伴有无规则腹泻,用益生菌和蒙脱石散进行了调理;化疗前期睡觉出汗严重,2周后出汗有所好转,体温35-37℃范围,无发烧现象;观察颈部两侧淋巴肿大消失;
4、阶段性检查情况如下:
1)10月25日骨穿发现疑似不典型噬血细胞;
2)11月1日心电彩超、心电图、肝胰脾、双侧睾丸和附睾等未见异常;
3)11月1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8.1,*r-谷氨酰转肽酶50.7,*甘油三酯2.8,甘胆酸测定5.73
4)10月25日 CD25 7092;
5)11月1日 血项:白细胞3.69,红细胞3.75,血红蛋白100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2.77;
6)10月25日 EB病毒DNA(全血)1.80*10^6,EB病毒DNA(血浆)1.05*10^3;
7)10月25日铁蛋白357.6;
8)尿常规,白细胞15.2(有尿道感染)
以上是小孩检查及治疗全过程,单从数据上来看,感觉是暂时控制了病情,但不知道后续的发展情况。医生说到第四个疗程时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