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我一直认为,祥林嫂每说一次阿毛的故事,心就会被刀割一次,直到心不再流血!所以,妻儿生病后,不在不得已的时候,我很少去述说。述说之后又如何呢?关心你的人,你不说他也会一直默默帮你并伤心难过流泪;不关心你的人,无非是唏嘘一番,安慰你几句,转身把你的不幸当谈资罢了。
能找到这个病友论坛的,或者进了亮哥的群的,几乎都是不幸的!也有幸运的一面,就是能避免很多病友在治疗过程中走弯路。 但是我的不幸却是双倍的!!老婆说,如果时光倒流,回到2018年多好啊,2019年对于我们家庭来说太不幸了!!
妻子生病
2019年1月8日,我去医院拿老婆的免疫组化病理报告,上面赫然写着: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什么恶性的吗?我颤巍巍地拿出手机百度: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的,是癌症!真是开玩笑!元旦前老婆做淋巴结活检,石蜡切片病理报告说是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估计就是炎症,为了放心些,再做个免疫组化看看。而现在免疫组化结果却是淋巴癌!中午回家后,全家都笼罩在悲伤中,只有一周八个月的女儿,无忧无虑地,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妈妈,让我们陪她藏猫猫!
下午两点多,我就开车带老婆踏上了求医救命之路。上南京,去苏州,跑上海,各种了解,各种咨询,慢慢不再恐慌,决定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 用的abvd化疗方案,六个疗程,每个疗程两次,每次间隔两周,总共十二次,要半年时间。我开着车,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或者春运拥堵,我都带着跑苏州化疗。这个中艰辛和痛苦,不在此详述!
儿子生病——在老家治疗
儿子是奥运宝宝(2008年出生),今年11岁,五年级。
3月22日,下午放学发现发烧38°,医院门诊,血常规,莲花清瘟,夜里又发烧39°。
3月23日,医院门诊,胸片。
3月24日,医院门诊,血常规,莲花清瘟、奥司他韦。
3月26日,医院门诊,血常规,支原体,继续莲花清瘟、奥司他韦。
3月28日,医院门诊,胸片,停口服药,输液:阿莫西林 0.9bid 安溴索。
3月29日,医院门诊,继续输液。
3月30日,医院住院,做各种检查,并输液。
4月2日中午,出院,决定到南京治疗。下午洗澡时发现背部有几个红疙瘩。
从3月22日到4月2日,一天两烧,基本规律,每天午饭后和晚饭后各烧一次,每次最高体温在39到40之间,最高40,喝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能退烧,伴有畏冷寒颤现象,但不太严重,退烧时出汗不明显;吃药、门诊输液、住院治疗,发烧症状没有任何好转。
儿子生病——在南京治疗
第一阶段:门诊、留观室、急诊病区
4月3日,南京儿童医院门诊,内科江涛主任专家号,腹部B超、胸片、血常规等检查,收门诊观察室;做了头颅CT、尿检、PCT、血沉、支原体、病毒筛查、抗O、生化、血培养等检查。
4月4日,由门诊观察室转急诊病区,继续各种检查。医生说要做骨髓穿刺,但因为清明节放假,骨髓穿刺检查要到8日才能做。
4月6日,第一次骨髓穿刺,通过私人关系,标本送老家医院检查,4月7日出报告。
4月8日,骨髓穿刺标本又送江苏省人民医院检查,下午做颈部淋巴结活检,标本送鼓楼医院检查。
4月3日、4日,孩子发烧由一天两次变成一天三次,增加了凌晨两三点的一次,畏冷寒颤现象加重,退烧时出汗不明显。
4月5日、6日、7日,一直反复发烧,每天吃退烧药四到五次,几乎每次都40°以上,最高烧到41.5°,畏冷寒颤现象极其严重,退烧有出汗。医生说在没有排除血液病和恶性肿瘤之前,只能采取抗感染治疗。
第二阶段:重症监护室
4月8日,孩子早上烧一次,下午颈部淋巴结活检手术时烧一次,每次都39°多,畏冷寒颤现象减弱,下午退烧时大汗淋漓,上心电监护,有血压低压40以下现象。
4月8日,傍晚急诊病区科主任建议转重症监护室,怀疑孩子是噬血细胞综合征,要用丙球蛋白和激素。晚11点转重症监护室。输丙球蛋白13支、激素。
4月9日,输丙球蛋白13支。
4月10日,孩子及父母,抽血,做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检查,要30个工作日出结果。
4月12日,医生说确诊噬血细胞综合征,但骨髓穿刺和淋巴结活检报告,不支持恶性病,考虑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
4月15日,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主任医师会诊,继续用激素,再观察指标,然后考虑是否上化疗VP16。
4月8日,下午退烧,一直未发烧,直到4月13日下午烧了一次,37.8°,自行退烧。
4月16日,孩子抽血送金域检验实验室检查NK细胞活性,CD107a激发实验,噬血蛋白四项:prf1、颗粒酶、SAP、XIAP,可溶性CD25。
4月17日,上午开始发烧,最高39.1°,下午退烧,但都是37.4°左右,未完全退烧,傍晚又起烧,夜里退烧。
4月18日,上午开始发烧,最高39°,下午退烧,夜里体温最高37.7。4月19日,上午八点左右开始发烧,最高39.2,吃布洛芬退烧;血常规异常,白细胞14多,血小板240多。下午又烧。
第三阶段:血液科
4月20日,上午烧。血液科会诊,由重症监护室转血液科病房,考虑上化疗。第二次骨髓穿刺。血小板16,多次流鼻血,输血小板。输丙球蛋白14支。
4月21日,凌晨3:00烧38.6,中午12:20烧39.3,第一次上VP16。血小板24。
4月22日,下午16:00烧38.6。血小板16。
4月23日,上午9:00烧39.3。输血浆。
4月24日,上午7:30烧38.6,第二次上VP16。15:30,骨髓活检。
4月25日,从中午12:00开始低烧,最高37.6,到晚上19:00正常体温。
4月26日,从中午12:30开始低烧,最高37.6,到晚上22:50正常体温。血小板11,流鼻血,输血小板。
4月27日,从中午13:00开始低烧,最高37.9,到晚上21:00正常体温。医生说等第三次和第四次VP16后评估,上挽救方案DEP。血小板44。
4月28日,早上8:30开始发烧,12:00烧38.8,普他宁塞肛,16:00体温正常。第三次上VP16。血小板14。
4月29日,早上7:30开始发烧,10:40烧39.4,普他宁塞肛,16:30体温正常。第一次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蛋白0.75。
4月30日,凌晨2:30开始发烧,3:30烧38.5,普他宁塞肛,7:30体温正常。10:10又开始发烧,13:30烧38.7,普他宁塞肛,15:30体温正常。23:00又开始发烧。
5月1日,早上5:00烧39.3,普他宁塞肛,9:00体温正常。第四次上VP16。
5月2日,第二次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蛋白0.73,用药甲氨蝶吟。
5月6日,第五次VP16。
5月7日,自5月1日以来,未发烧,血小板从10+涨到28、30、51、70、98、103,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还是高高低低不稳定。出院。
附出院后医嘱:
1,以后5周的周一继续上VP16。
2,以后3周的周一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用药甲氨蝶吟。
3,口服地塞米松片、阿托莫兰、美能、迪巧。
4,每两三天查一次血常规,血象异常打细胞针或输血小板等,如有发烧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5,等待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检查结果,估计5月下旬出结果,原发性的话考虑骨髓移植,继发性的话继续查找原发病。
5月9日,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疗部,王昭教授门诊。
5月10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住院。
5月12日、13日、14日发低烧,最高37.7。
5月15日,行dep方案化疗第一次。发烧,最高38.3。
5月17日,发烧,最高38.7,输液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5月19日,发烧,最高38.4,输液增加伏立康唑。止烧。
5月24日, 出院。
5月28日, 入院。
5月29日,行dep方案第二次。发烧,中午开始低烧,至晚上十点最高39.4。输液增加头孢、伏立康唑。
5月30日,止烧。
6月4日,出院。
6月5日,发低烧,最高37.7。铁蛋白5月29日583,6月3日1055;sCD255月29日6016,6月3日18962,有噬血复发趋势。
6月6日,住院。下午3点烧最高38.8,喝美琳后退至37.5,又起烧。输液美罗培南、伏立康唑等。
6月7日,凌晨1点38.8,喝美琳,3点体温正常。下午1点烧38.8,喝美琳;2点口服卢可替尼,4点体温正常。
6月8日、9日、10日、11日,体温正常,继续输液美罗培南、伏立康唑等,口服卢可替尼。
6月12日,出院转八一儿童医院。
6月13日开始,完善移植查体。
6月21日,进仓移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