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如生活方式、运动障碍、神经肌肉障碍、长期应用特殊类药物、骨盆底协同失调、消化道疾病等。
在没有明确器质性疾病的人群中,忽略排便的意识刺激、饮食缺少纤维、液体摄人不足、久坐不动或使用某些药物往往是便秘最常见的原因。
因此, 在药物之外, 合理的营养调整可以作为便秘患者的基础治疗。
那么宝宝治疗期间出现便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①纤维素可以使未被消化的食物原料更好地保持水分,并且增加粪便的体积和排便次数,缩短胃肠道通过时间。
②食物来源:谷物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也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可选全麦、麸糠、全粒谷物和燕麦。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是膳食纤维另外的重要来源,家长可经常为宝宝蒸制红薯、玉米作为一部分主食,蔬菜中增加芹菜、木耳、香菇、西兰花等;梨、火龙果、猕猴桃的通便效果要好于香蕉。
③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购买“膳食纤维粉”温水冲调,方便吃菜少的宝宝饮用。但首先、尽量提倡食物摄入为佳。
2、体力活动:
结肠运动功能与身体活动量呈正相关。睡眠状态下,肠道运动明显减少;清醒状态下,肠道活动更多。研究发现:体力活动更多的人,便秘发生率较低。因此,在情况允许时,尽量增加宝宝的活动量。小年龄或者卧床的宝宝,可以由家长温毛巾湿敷后顺时针按揉腹部以增加肠道蠕动。
3、水摄入:
粪便含水量的少许变化即可引起粪便稠度的明显改变。虽然从以往的研究看,单纯增加饮水量难以取得理想的缓解便秘的效果,但至少应维持日常饮水量,以避免便秘加重。
4、帮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强肛周粘膜护理,避免因排便疼痛导致宝宝养成习惯性便秘的情况。
5、如果以上措施仍不能缓解便秘,可外用开塞露或遵医嘱口服缓泻剂。
①开塞露:建议宝宝持续2-3天未排便,即给予1次,以减少便干导致肛裂、粘膜损害等情况。同时应辅以饮食、运动、药物多种调节方式,避免开塞露长期持续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性。
②药物:西药类比如乳果糖,根据患儿年龄和排便情况,可以酌情加重,同时辅以消化道菌群药物。中药类比如儿滞灵,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加强排便。
温馨提示:宝宝治疗期间因为应用了激素,绝大部分患儿会食欲大增,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低脂饮食,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饮食过量哟!胃肠道负担加重不但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而且可能会出现 胰腺炎 等情况!治疗与饮食请遵守医生医嘱规定!
|
|